【資料圖】
現代快報訊(記者?顧瀟)7月1日,第十三屆江蘇書展在蘇州拉開帷幕,當天在蘇州博覽中心的主會場,揚州文人香非遺傳承人王其標給現場讀者帶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新書分享會,和讀者一起觀“篆字香”,聞金箔香丸,辨識梅雨季節傳統香料,讓大家在裊裊香氣中沉浸式體驗了文人香的非遺魅力。
《東方香學》一書由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作者王其標是揚州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文人香制作技藝的傳承人。王其標告訴記者,近年來人們開始重視天然香品,逐漸回歸傳統香芬生活方式,但學界可供借鑒的研究不多,特別是有關香學的系統性課題上,還比較欠缺。在《東方香學》一書中,王其標從“觀”“醒”“構”“合”四個方面來梳理香文化,即美學意義上的鼻觀、傳統香熏應用、香器陳設對居室空間之影響、香品制作中的合和法度等,以此開啟社會大眾對傳統香學的認識和興趣。
“這次書展正好是暑假,考慮到很多市民帶著小孩來參加活動,我安排了12歲的王赫小朋友在舞臺為大家演示文房香法——篆字香,激起了現場小學生朋友的濃厚興趣。”王其標告訴記者,在書展的分享環節中,還展示了傳統工藝的和香,讓大家近距離品聞宋風的香氣,“我們還陳設了‘爐瓶盒組’,這是中國家庭用香的傳統程式,我們通過多個場景安排讓現場的觀眾體驗文人香。”
“親近自然,體驗人文,已經是當下人們生活的共識。”王其標告訴記者,他的團隊在傳承和傳播文人香非遺中一直注重項目的生活化,讓人們在應用中發現非遺的魅力。
(校對 胡濤 編輯 周冬梅)